開斛
基本解釋
糧店開始買賣糧食。《“五四”愛國運動資料·上海罷市實錄》:“當經議決,自本月八日起,一律開斛,以現洋斛米。”
成語(Idiom):開斛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h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豪爽大度,開闊胸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斛是指打開斛(古代一種用來盛放糧食的容器)的蓋子,比喻心胸開闊,豪爽大度,不拘小節。也可形容心胸廣闊,思想開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豪爽大度,不拘小節。也可用于形容思想開放,心胸寬廣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開斛一詞最早出自《左傳·昭公二十一年》。春秋時期,晉國的公子重耳因為受到嫉妒而被貶到了斛斗之中。斛斗是古代一種用來盛放糧食的容器,非常狹小。然而,公子重耳并沒有因此而灰心喪志,反而保持了豪爽大度的性格,心胸開闊。他在斛斗之中,仍然能夠堅持自己的理想,不受外界環境的限制。因此,人們后來用“開斛”來形容他的性格和境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動詞“開”表示打開,賓語“斛”表示古代盛放糧食的容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心胸開斛,對待每個人都很寬容。
2. 領導對我的提議非常開斛,沒有絲毫的抵觸。
3. 他是一個思想開斛的人,對新事物都非常包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開斛”與“開闊心胸”進行聯想,表示一個人的心胸開闊,豪爽大度。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豪爽大度、心胸開闊相關的成語,如“大度包容”、“胸懷坦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開斛的人,經常幫助同學解決問題。
2. 初中生:老師對我們的錯誤態度非常開斛,總是耐心指導我們。
3. 高中生:作為班長,我要學會開斛,對待每個同學都要公平公正。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要學會開斛,接受不同的觀點和意見。
5. 成年人:工作中,我們應該保持開斛的心態,不計較小節,更好地與同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