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寂
基本解釋
亦作“沖寂”。淡泊清靜。《魏書·陽固傳》:“除紛競而靖默兮,守沖寂以無為。” 前蜀 杜光庭 《皇帝為老君修黃箓齋詞》:“敷澹然沖寂之宗,行不宰無為之教。” 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江處士》:“ 歙州 江處士 ,性沖寂好道,能制鬼魅。”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四》:“﹝ 施少府 子羽 ﹞佳篇如《送余游蘭亭》……各詣妙境,殆蕭條而風趣沖寂者。”
成語(Idiom):沖寂
發音(Pronunciation):chōng j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沖破世俗的束縛,達到超脫、寧靜的境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沖寂是由“沖”和“寂”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沖”表示沖破、突破,指超越世俗的束縛;“寂”表示寧靜、空靈,指達到超脫的境界。沖寂的基本含義是指通過沖破世俗的束縛,達到超脫、寧靜的境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沖寂常用于描述人們追求超越物質欲望、達到內心寧靜的境界。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修行者通過冥想和打坐,達到心靈的平靜和超脫;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困境中保持冷靜和淡定,不受外界干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沖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一篇中。莊子是中國古代哲學家,他在這篇文章中主張人們要超越世俗的欲望,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脫。他用“沖寂”來形容這種境界,表達了他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沖寂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沖”和形容詞“寂”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經過多年的修行,終于沖寂了,達到了心靈的寧靜。
2. 在困境中,他能夠保持冷靜和淡定,真是沖寂的表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沖寂”這個成語與沖破世俗的束縛、達到超脫的境界聯系起來。可以想象一個人在一片寂靜的山林中,通過沖破周圍的喧囂和雜念,達到內心的寧靜和超脫。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莊子的哲學思想,了解他對人生、自由、人性等問題的思考和觀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通過努力學習,沖寂困擾我成績的問題。
2. 初中生:他經歷了一次失敗,但他并沒有放棄,而是沖寂困境,重新振作起來。
3. 高中生:在忙碌的學業中,我常常通過聽音樂來沖寂,讓自己保持平靜和放松。
4. 大學生:在追求物質欲望的社會中,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要沖寂,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