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子
基本解釋
謂勤勉的人。《后漢書·酷吏傳·樊曄》:“ 曄 為 天水 太守…… 涼州 為之歌曰:‘游子常苦貧,力子天所富。’” 李賢 注:“勤力之子。” 唐 王建 《早春病中》詩:“健羨人家多力子,祈求道士有神術。”
成語(Idiom):力子 (lì zi)
發音(Pronunciation):lì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力量、力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力子是指力量或力氣,通常用來表示人的力量大小或行動的力度。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力量強大或者行動有力,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動作或事情做得很用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力子這個成語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景中,用來形容人的力量大小、行動力度、力氣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力子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章中的“力子之堅,不可勝用也。”這句話中,莊子通過形容力子的堅固來表達了力量的重要性。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力子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力”和“子”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力子很大,一下子就把門給推開了。
2. 這個項目需要很大的力子才能完成。
3. 他用力子擰緊了螺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形象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用力推門或者用力擰螺絲的場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力子相關的成語,如“力不從心”、“力爭上游”等,可以幫助擴大詞匯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用力子推動自行車。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力子很大,一下子就把球踢進了球門。
3. 高中生(16-18歲):他靠著自己的力子考上了理想的大學。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他用盡全力,一次性完成了這個艱巨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