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糧
成語(Idiom):催糧(cuī liáng)
發音(Pronunciation):cuī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催促提前收割農作物,以保證糧食及時供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催糧是由催和糧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催指催促、催逼,糧指糧食。催糧的含義是催促農民提前收割莊稼,確保糧食能夠及時供應。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農業社會中保障糧食供應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催糧常常用于形容緊急需要或迫切要求某種物資或資源的情況。可以用于農業、經濟、政治等領域。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形容某個人迫切需要完成某項任務或交代的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催糧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王莽傳》中的記載。當時,王莽改革失敗,百姓生活艱難,糧食供應緊張。為了解決糧食問題,王莽下令催促農民提前收割莊稼,以保證糧食的供應。這個措施被稱為催糧,后來成為了一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催糧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催為動詞,糧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農民們為了避免糧食損失,紛紛響應政府的號召,積極催糧。
2. 這家公司正處于高速發展期,需要催糧,確保生產能夠跟上市場需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催糧的“催”字聯想為催促,將“糧”字聯想為糧食。通過聯想記憶,加深對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農業相關的成語,如“熟稻拖農”、“秋毫無犯”等,以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催糧,要我們及時完成作業。
2. 初中生:考試快要來了,我們要自覺催糧,提前復習。
3. 高中生:高考即將到來,學生們都在緊鑼密鼓地催糧,備戰高考。
4. 大學生:項目進度緊張,我們需要催糧,確保按時完成任務。
5. 成年人:公司業績下滑,需要加快開發新產品,催糧增加收入。
通過以上學習指南,你可以全面了解并記憶“催糧”這個成語的含義、使用場景、故事起源等相關知識,并且掌握造句的技巧,擴展對成語的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