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冊
基本解釋
戶口冊子。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賊營各條》:“賊造各兵家口冊,如:寫母某氏,即寫‘母某大妹’,妻寫‘某二妹’。”
成語(Idiom):口冊(kǒu cè)
發音(Pronunciation):kǒu c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辭嚴整,文辭優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口冊原指指揮官對部下的命令口令和軍令文書,引申為言辭嚴整,文辭優美。形容說話或文章表達清楚、文辭優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人的口才好,能夠用流利、優美的言辭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感情。也可以用于形容文章的寫作水平高,文辭優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記載了相如為了娶到卓文君,學習了很多文化知識,其中也包括了口才。他曾經在楚王面前用優美的言辭表達了對卓文君的思念之情,令楚王深為動容。因此,人們形容他的言辭優美,口才出眾,就稱他為“口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真是口冊,讓人聽了很受啟發。
2. 這篇文章的文辭優美,真是一篇口冊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記住“口冊”這個詞的發音和基本含義,以及相如為了娶到卓文君而學習口才的故事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口才好、文辭優美的成語,如“辭章之艷”、“辭宗之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話真是口冊,每次都能讓我們明白道理。
2. 初中生:他的演講口冊,我們都被他的言辭所感動。
3. 高中生:寫作文時要注意提高口冊水平,使文章更有說服力。
4. 大學生:在面試時,要展現出自己的口冊和溝通能力,給面試官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