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書
基本解釋
(1).指書籍。古代簡牘的長度有一定規(guī)定,官書等長二尺四寸,書非經(jīng)律者,短于官書,稱為短書。 漢 王充 《論衡·書解》:“ 秦 雖無道,不燔諸子,諸子尺書,文篇具在。”《文選·應(yīng)璩<百一詩>》:“文章不經(jīng)國,筐篋無尺書。” 李善 注引 劉向 《新序》:“府庫之藏金玉,筐篚之橐簡書。”
(2).指書信。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 越王 悅兮忘罪除, 吳王 歡兮飛尺書。” 唐 劉滄 《留別崔澣秀才昆仲》詩:“對酒不能傷此別,尺書憑雁往來通。” 清 顧炎武 《寄李生云霑時寓曲周僧舍課子衍生》詩:“歲晚 漳河 朔雪霏,僕夫持得尺書歸。” 郁達夫 《將之日本別海棠》詩之二:“半偈偶題 蘇玉局 ,尺書煩寄 謝公墩 。”
(3).指詔書。《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北魏<僧令法師墓志銘>》:“見重 高帝 ,尺書屢發(fā)。” 宋 陳善 《捫虱新話·林子山詩》:“輕薄子猶誦其出山詩云:‘尺書中夜至,清曉即揚鞭。’” 明 宋濂 《淵穎先生傳》:“此小丑耳,何必上勤王師,使某持尺書諭之足矣。”
近義詞
函牘、尺牘、尺簡、文書、文牘、信札、尺素、書翰、書信、函件、翰札、簡牘、信件
成語(Idiom):尺書
發(fā)音(Pronunciation):chǐ s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章或書籍的篇幅短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尺書是由“尺”和“書”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尺,指的是一種長度為三尺的量具;書,指的是書籍、文章。尺書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文章或書籍的篇幅短小,內(nèi)容簡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文章、作品或書籍的篇幅短小,但內(nèi)容精煉。可以用于各種寫作、評價、評論等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尺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詩經(jīng)》。《詩經(jīng)》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其中有一篇名為《小雅·尾》的詩,其中有一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意思是說尺的長度有限,寸的長度則較長。后來,人們將“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引申為文章或書籍的篇幅長短不同,從而演變成了成語“尺書”。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結(jié)構(gòu)為“尺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文章雖然尺書,但內(nèi)容卻非常精彩。
2. 這本小說是尺書,但卻引人入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尺的長度與書籍的篇幅進行對比來記憶這個成語的意思。想象一本書的篇幅非常短小,只有三尺長,就像一把尺子一樣,可以更容易地記住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xué)習(xí)與尺書相關(guān)的成語,如“尺幅寸縑”(形容文章篇幅很短,但內(nèi)容精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寫的作文雖然尺書,但老師還是夸獎了我。
2. 初中生:這本小說篇幅雖然尺書,但情節(jié)扣人心弦。
3. 高中生:這篇論文尺書,但卻包含了豐富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