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燔
成語(Idiom):災燔
發音(Pronunciation):zāi f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災難蔓延,火勢猛烈,燒毀一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災燔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災難或火災的猛烈程度,意思是災難蔓延,火勢猛烈,燒毀一切。它形象地描繪了災難帶來的破壞力和毀滅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大型自然災害或火災的情況,也可以用來比喻某種破壞性極強的事物或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了一個故事。據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了防止叛亂,下令焚書坑儒,燒毀了大量的古代文獻和書籍。這個事件被形容為“災燔”,意味著文化的破壞和知識的喪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災燔由兩個漢字組成,災意為災難,燔意為燒毀。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洪水帶來了災燔,許多村莊都被水淹沒了。
2. 戰爭給這個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災燔,無數家庭被摧毀。
3. 這場火災的災燔程度令人震驚,整個建筑都被燒成了廢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災燔”這個詞與災難和火災相關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深刻的印象。可以想象一個大火燒毀了一切,燃燒的火焰和煙霧彌漫的景象,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災難和火災相關的成語,如“火上澆油”、“大水沖了龍王廟”等,以擴展對相關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昨天晚上的大火把我們家附近的房子都燒成災燔了。
2. 初中生(13-15歲):這場地震給我們的城市帶來了巨大的災燔,許多人失去了家園。
3. 高中生(16-18歲):戰爭的災燔讓人們深刻意識到和平的重要性,我們應該珍惜和平的生活。
4. 大學生及以上:這次疫情給全球帶來了災燔,許多國家的經濟和社會都受到了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