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拉朋齊
基本解釋
世界年降水量最多地區之一。印度東北部一村鎮。海拔1313米。因坐落在長西丘陵南坡的一袋形山坳中,面迎強烈西南季風,降雨特多,平均年降水量為11430毫米。絕對最高年降水量26461毫米(1961年)和月降水量9300毫米(1961年7月),均居世界首位。
成語(Idiom):乞拉朋齊(qǐ lā péng qí)
發音(Pronunciation):qǐ lā péng q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多且雜亂,沒有秩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乞拉朋齊是由滿語“qila penggi”音譯而來。乞拉是滿語中的“多”的意思,朋齊是滿語中的“亂”的意思。乞拉朋齊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人多且雜亂,沒有秩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乞拉朋齊可以用來形容人群擁擠、混亂無序的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雜亂無章。例如,可以用來形容市場上人山人海、擁擠不堪的情景,或者形容辦公室里堆滿了文件、亂七八糟的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乞拉朋齊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的一則寓言故事中。故事講述了一位叫做阿濟的人,他在市場上買東西時,被人群擠得無法前進。后來,他遇到了一個叫做乞拉朋齊的人,兩人一起努力前行,最終成功穿過人群。這個故事以及其中的人物乞拉朋齊就成為了乞拉朋齊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乞拉朋齊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市場上人山人海,熱鬧得乞拉朋齊。
2. 辦公室里的文件堆得乞拉朋齊,需要整理一下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乞拉朋齊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在一個擁擠的市場中,人群擠得亂七八糟,無法前進,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滿語的文化和習俗,深入了解乞拉朋齊這個成語在滿族文化中的背景和使用情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市場上人太多了,乞拉朋齊,我都找不到媽媽了。
2. 初中生:教室里的書桌亂得乞拉朋齊,我都找不到自己的書了。
3. 高中生:火車站人流量大得乞拉朋齊,排隊買票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