傭俗
傭俗(yòng sú)
發音:yòng sú
基本含義:指言語、行為等輕浮、庸俗,不合禮儀和道德規范的行為。
詳細解釋:傭俗是由“傭”和“俗”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傭指的是隨從、服侍;俗指的是平常、普通。傭俗指的是隨從或服務者的言行舉止不合禮儀和道德規范,輕浮庸俗。
使用場景:傭俗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言行舉止不端,不符合社會公德和道德規范的行為。
故事起源:傭俗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游》中。故事講述了一位叫莊子的哲學家在逍遙游中,看到有人在街上放鞭炮,人們爭先恐后地去搶奪鞭炮的紅紙片。莊子看到這種庸俗的行為后,感到非常失望,認為這種行為是傭俗的表現。從此,傭俗成為了一個貶義詞,用來批評那些輕浮庸俗的人。
成語結構:傭俗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傭”修飾名詞“俗”。
例句:
1. 他的言行舉止總是傭俗不堪,缺乏修養。
2. 這個節目過于傭俗,缺乏文化內涵。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穿著傭人的服裝,說話舉止卻很庸俗,這樣就可以聯想到傭俗這個成語的含義了。
延伸學習:如果想深入學習成語,可以了解其他與傭俗相關的成語,如“俗不可耐”、“俗不可醫”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舉止太傭俗了,老師批評了他。
2. 初中生:這部電影內容太傭俗,沒有什么教育意義。
3. 高中生:我們應該遠離傭俗的言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4. 大學生:傭俗行為是對社會公德的一種破壞,我們應該倡導文明禮貌的行為方式。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