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俊
成語(Idiom):拔俊(bá jùn)
發音(Pronunciation):bá j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選拔聰明才智出眾的人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拔,指選拔;俊,指聰明才智出眾。拔俊形容選拔出的人才聰明、才智出眾。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揚某人的聰明才智出眾,適用于各種工作和學習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敦傳》記載,王敦在東晉末年擔任丞相時,任命了一位名叫王恬的年輕人為參軍。王恬以其聰明才智和勇敢的表現獲得了王敦的賞識,成為了王敦的得力助手。后來,王恬因為王敦被殺而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的才華和忠誠,將他的名字與選拔聰明才智出眾的意義聯系在了一起,形成了成語“拔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公司領導拔俊,為了推動項目的進展,選拔了一批優秀的人才。
2. 這個學校非常重視人才培養,經常拔俊,選拔出很多學術界的杰出人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拔俊”與選拔聰明才智出眾的意義聯系在一起,可以通過將聰明才智出眾的人形象化,如將其形容成一棵高高拔起的樹,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人才選拔相關的成語,如“拔苗助長”、“拔山扛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在班上拔俊,選出了我和幾個同學參加數學競賽。
2. 初中生:學校選拔了一批拔俊的學生,組成了科學研究小組。
3. 高中生:高考前,學校拔俊,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備戰高考的優秀學習環境。
4. 大學生:學院在選拔學生會成員時,注重拔俊,以確保學生會工作的高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