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礫
成語(Idiom):漂礫
發(fā)音(Pronunciation):piāo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流動的石塊,比喻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漂礫一詞源自《莊子·養(yǎng)生主》:“飯石而漂礫者,豈不哀哉!”意為用石頭當飯吃,流離失所的人豈不可憐呢!后來,這個詞用來比喻無家可歸的人,形容他們的困境和無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漂礫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那些因為種種原因無家可歸的人,比如流浪漢、災民或者無依無靠的孤兒。它可以用來表達對這些人的同情和關(guān)懷,也可以用來批評社會對他們的冷漠和忽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漂礫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莊子的《養(yǎng)生主》中,他用這個詞來形容一種極端困苦的境遇。在古代,人們生活條件艱苦,有些人因為戰(zhàn)亂、災難或者貧困失去家園,只能四處流浪,像漂流的石塊一樣無依無靠,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漂礫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漂”表示漂流,流動的意思,“礫”表示石塊。兩個字結(jié)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表達了無家可歸的人的困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失去了工作和家庭,變成了一個漂礫,無處可去。
2. 在災難面前,我們不能忘記那些成為漂礫的人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漂流”和“石塊”相關(guān)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像漂流的石塊一樣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的樣子,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漂礫相關(guān)的成語,比如“漂泊”,“漂零”,來拓展你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只可憐的小貓咪像一個漂礫一樣無家可歸。
2. 初中生:戰(zhàn)爭讓很多人變成了漂礫,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
3. 高中生: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有些人因為各種原因成為了漂礫,我們應該關(guān)注他們的困境并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