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儆
成語(Idiom):箴儆(zhēn jǐng)
發音(Pronunciation):zhēn jǐ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警戒、警示、告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箴儆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箴指勸誡、告誡,儆指警戒、警示。箴儆表示用言語或行動來提醒、警告別人,以使其遠離錯誤或危險,引起對方的警覺和警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箴儆常用于勸誡他人,提醒對方警惕某種危險、錯誤或不良行為,以防止潛在的損失或后果。可以用于教育、工作、家庭等各個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箴儆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二年》的記載中。故事中,魯國的宣公派遣大夫季孫行父去晉國向晉文公傳達魯國的意圖。晉文公聽到魯國的意見后,沒有采納,反而派人送給季孫行父一輛馬車,車上裝滿了酒食。這是晉國的一種嘲諷和警告,意思是魯國的大夫只知道享受,不懂得勸誡和警示。季孫行父回到魯國后,向宣公報告了晉國的態度,并告誡宣公要警惕晉國的意圖。于是,箴儆這個成語就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為“箴儆”,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失敗給我們上了一課,成為了我們的箴儆。
2. 這個事例應該被用作箴儆,以警示我們不要重蹈覆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箴儆的“箴”字聯想為箭,箭射出去的聲音“儆”,表示箭的射擊是給人以警示和警戒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箴儆相關的成語,如箴言、箴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用箴儆的話提醒我們不要亂扔垃圾。
2. 初中生:父母經常對我說箴儆的話,讓我注意安全。
3. 高中生:老師通過一篇箴儆的文章,向我們傳達了珍惜時間的重要性。
4. 大學生:社會上發生的一些事情給我們上了一課,成為了我們的箴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