訐露
基本解釋
攻訐揭露。《楞嚴經》卷九:“誹謗禪律,駡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 清 戴名世 《<徐詒孫遺稿>序》:“ 詒孫 性狷隘,不能容物,而文亦似之,故多訐露之言。”
成語(Idiom):訐露(jié lù)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揭露真相,公開事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訐露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訐和露。訐指揭發、揭露,露指顯露、展示。訐露的意思是揭露真相,公開事實,使其暴露于眾人之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訐露常用于描述揭發真相、公開秘密的情景。可以用于新聞報道、法庭辯論、社會調查等場景。也可以用于形容個人或組織揭露他人的不法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訐露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律歷志》中。據說,在古代,有一個叫做訐人的官職,負責揭發官員的貪污腐敗行為。這個成語就是由訐人和揭發之意的露合并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訐露是一個動賓短語。其中,訐為動詞,表示揭發、揭露;露為賓語,表示真相、事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勇敢地訐露了公司內部的腐敗行為。
2. 這位記者訐露了政府官員的貪污丑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訐和露兩個字分開記憶,然后將其聯想為揭發真相的動作。比如,可以想象一個人正在揭開一層厚厚的迷霧,讓真相顯露出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揭發真相相關的成語,例如“揭竿而起”、“言必信,行必果”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訐露了同學們的小秘密。
初中生:這本書訐露了現代社會的黑暗面。
高中生:這篇報道訐露了政府官員的貪污行為。
大學生:她通過調查訐露了公司內部的不正當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