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袪
基本解釋
敞開。 唐 韓愈 《贈張籍》詩:“吾愛其風骨,粹美無可揀。試將詩義授,如以肉貫丳。開袪露毫末,自得高蹇嵼?!?錢仲聯 集釋:“《廣雅》:‘袪,開也?!?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兒寬傳》注:‘ 李奇 曰:袪,開散?!瘎t袪字亦可訓開。”
成語(Idiom):開袪
發音(Pronunciation):kāi ch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開袪是指揭露真相,揭開真相的面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袪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開指揭開、揭露,袪指去掉、消除。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揭開真相的過程,讓事情的真相顯露出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開袪常用于討論揭露事實真相的場合,特別是在揭露欺騙、虛假或隱藏的事實時。可以用于描述揭露丑聞、曝光不法行為、公開秘密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開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相傳,在古代的一個國家里,有一位年邁的宰相,他勤政愛民,深受人民的敬愛。然而,國家的內部卻隱藏著一些腐敗和不公正的事情。宰相聽聞了一些關于這些事情的傳聞,決定親自調查并揭露真相。他通過調查和收集證據,最終成功地揭露了這些不公正的事情,并將其公之于眾。這個故事成為了開袪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開袪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開”和動詞“袪”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通過調查和收集證據,成功地開袪了這個丑聞。
2. 這個記者團隊致力于開袪社會問題,引起了廣大民眾的關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開袪成語與揭開真相的動作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用手抓住面紗,然后毅然地揭開,讓真相顯露出來。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使用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揭露真相相關的成語,例如“揭竿而起”、“真相大白”等。了解更多成語的使用方法和故事起源,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勇敢地開袪自己的錯誤,才能進步。
2. 初中生:這部電影通過揭露社會問題,讓我們更好地了解了現實世界。
3. 高中生:作為公民,我們應該積極參與社會監督,開袪不公正的現象。
4. 大學生: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要善于辨別真假信息,開袪虛假的謠言。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