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用
基本解釋
謂無足輕重之物。《管子·樞言》:“國有寳、有器、有用。城郭、險阻、蓄藏,寳也;圣智,器也;珠玉,末用也。先王重其寳器,而輕其末用。” 尹知章 注:“珠玉者,飢不可食,寒不可衣,費多而益少,故為末用也。”
成語(Idiom):末用
發(fā)音(Pronunciation):mò y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沒有用處、沒有價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末用是由“末”和“用”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末,指的是末尾、最后;用,指的是使用、利用。末用的意思是指某物或某人沒有任何用處、沒有價值,無法發(fā)揮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末用常用來形容某個人或物體在某種情況下沒有實際作用或沒有價值。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在工作中沒有發(fā)揮作用,或者某個物品在某個場合下沒有用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末用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確,但這個成語的意義與“末廢用”這個古代典故有關。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孟嘗君的國君,他很喜歡養(yǎng)鳥,但他養(yǎng)的鳥卻無法飛翔。有人勸他將這些不會飛的鳥廢掉,但孟嘗君卻說:“我養(yǎng)鳥不是為了它們的飛翔,而是為了它們的美麗。”這個故事中的“末廢用”意味著雖然鳥不能飛翔,但它們的美麗仍然有價值。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Subject + 末用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經理完全是末用的,沒有任何實際作用。
2. 這個工具在這種情況下完全末用,我們需要找個替代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末用”聯(lián)想為末尾沒有用處的意思。可以通過想象一個末尾沒有用處的物品或人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末用相關的成語,如“末學”、“末路”等。可以通過閱讀成語故事或使用成語詞典來進一步擴展對末用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本書對我來說末用,我已經讀過了。
2. 初中生:他在班上末用,從來不參加任何活動。
3. 高中生:這門課對我來說末用,我不打算考這個專業(yè)。
4. 大學生:這個實習機會對我來說末用,我已經找到了更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