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母
基本解釋
庸常之母。指不愛丈夫前妻之子的繼母。 漢 劉向 《列女傳·魏芒慈母》:“前妻中子犯 魏王 令當死。慈母憂戚悲哀,帶圍減尺,朝夕勤勞,以救其罪。人有謂慈母曰:‘人不愛母至甚也,何為勤勞憂懼如此?’慈母曰:‘如妾親子,雖不愛妾,猶救其禍而除其害,獨於假子而不為,何以異於凡母?’”
成語(Idiom):凡母
發音(Pronunciation):fán m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凡事都要從根本出發,不能忽視基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凡母是由“凡”和“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凡”表示普通、一般,指的是事物的根本、基礎;“母”表示根源、起源,指的是事物的根本所在。凡母一詞引申為要從根本出發,不能忽視基礎。它強調了在處理問題或進行事務時,要注重基礎,不能忽略最根本的因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凡母這個成語常用于教育、管理、工作等領域,用來提醒人們在處理事務時要注重基礎,不能忽視最基本的因素。例如,可以用于教育孩子要從基礎知識學起,不能忽略基本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在管理團隊時,要注重培養團隊成員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不能忽視基礎工作的重要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凡母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據說,漢代文學家劉向在撰寫《漢書》時,曾經遇到一個困難的問題,他不知道該從何處著手。他向一位老學者請教,老學者告訴他:“凡事皆有根本,凡事皆有起源。你只要找到問題的根本所在,就能夠解決困難。”劉向聽后恍然大悟,寫下了“凡母”這個成語,用來提醒自己和后人要注重基礎,不能忽視根本。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凡母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要從凡母出發,打好基礎才能取得好成績。
2.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要抓住問題的凡母,找到根本原因,才能有效解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凡母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大樹,樹干是問題的根本,樹枝是問題的具體表現,而凡母就是指問題的根本所在,類似于樹干。這樣,通過形象聯想,可以幫助記憶凡母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基礎、根本相關的成語,如“根深蒂固”、“根本原因”等,加深對基礎概念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從凡母出發,認真學習基礎知識。
2. 初中生:要想取得好成績,必須從凡母出發,打好基礎。
3. 高中生:在備考中,我們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不能忽視凡母。
4. 大學生:在進行研究時,要從凡母出發,找到問題的根本所在。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要注重基礎工作,不能忽視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