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鈞軸
成語(Idiom):秉鈞軸
發音(Pronunciation):bǐng jūn zhó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執掌權柄,掌握大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秉鈞軸是一個形容一個人掌握著重要權力、決策權的成語。秉意指握持、掌握,鈞指權衡、軸指重要事務,合起來表示掌握重要權力、決策權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掌握重要權力的人,特別是在政治、經濟或組織管理領域中的人。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組織或團體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他對決策的影響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秉鈞軸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故事《左傳·哀公十五年》。故事中,周朝的國君武王去世后,由于他的兒子太弱小,國內的權力開始分散。其中一個名叫周公的賢臣,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穩定,秘密掌握了國家的大權,成為了實際的統治者。因此,秉鈞軸這個成語就形容了周公掌握重要權力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秉鈞軸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動詞和兩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秉鈞軸,對公司的決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 這位總經理秉鈞軸,他的決策對整個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秉鈞軸”與掌握權力、決策權的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持一把重要的權衡軸,象征著他掌握著重要權力和決策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與權力和決策相關的成語,如“權宜之計”和“權謀之士”,可以幫助進一步理解這些概念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學校的秉鈞軸,她決定了我們的學習計劃。
2. 初中生:班長是我們班級的秉鈞軸,她負責組織各種活動。
3. 高中生:校長是學校的秉鈞軸,他決定了學校的發展方向。
4. 大學生:公司的總經理是公司的秉鈞軸,他的決策影響著整個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