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札
基本解釋
小簡,短信。《南史·文學傳·鍾嶸》:“揮一金而取九列,寄片札以招六校。”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 宋小巖 將歿,以片札寄其友曰:‘白骨可成塵,游魂終不散。’”
成語(Idiom):片札
發音(Pronunciation):piàn zh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寫有字的木牌或紙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片札一詞源自古代官府或商賈在交易時使用的一種標識物。它通常是用木頭或紙張制成的牌子,上面寫有文字,用于標記貨物的名稱、數量、價格等信息。因此,“片札”成語含義為“寫有字的牌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該成語常用于描述標識物、標簽、標牌等含義,也可用于比喻事物上的標記或標識。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外貌特征或行為習慣使人容易辨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片札”的故事并沒有明確的起源,它是從古代商賈交易中演變而來的。在古代,商人或官府常常使用寫有字的牌子來標示貨物的信息,以便于交易和識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片札屬于形容詞短語,由“片”和“札”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身上戴著一塊寫有名字的片札,大家都能認出他來。
2. 這個商店的貨物都貼有片札,非常清晰明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片札”聯想成一張寫有字的牌子,用于標記和識別貨物。可以通過想象自己在商店里看到一張張片札,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和了解古代商賈交易中使用的標識物,以及其他與標志、標識相關的成語和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書上貼了一張片札,標明這本書是我的。
2. 初中生:老師在每個學生桌子上放了一個寫有名字的片札,方便認領。
3. 高中生:在博物館里,每個展品上都有詳細的片札,介紹了它們的歷史和特點。
4. 大學生:我們在實驗室里使用片札標記不同的實驗器材,以免混淆。
5. 成年人:這家餐廳的每道菜都有一個菜單上的片札,非常方便點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