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林
基本解釋
◎ 書林 shūlín
[library] 藏書多的地方
覽書林,閱篇籍
詳細解釋
(1).文人學者之群。《漢書·揚雄傳下》:“今朝廷純仁,遵道顯義,并包書林。” 宋 范仲淹 《蘇州謝就除禮部員外郎表》:“書林預選,桂籍升華。”
(2).藏書處。書林,極言其書之多。《東觀漢記·和帝紀》:“親幸 東觀 ,覽書林,閲篇籍。” 唐 劉禹錫 《劉氏集略說》:“ 長安 中多循空言,以為誠果有名字,益與曹輩畋漁於書林。” 宋 黃庭堅 《送顧子敦赴河東》詩之一:“頭白書林二十年,印章今領 晉 山川。”
(3).指秘書省。 宋 曾鞏 《趙君錫宗正丞制》:“爾辭學之敏,列職書林,宜進文階,往祗厥服。” 宋 陸游 《賀曾秘監啟》:“至于主盟儒道,典領書林,必求名勝之宗,尤極清華之選。”
(4).書坊。 葉德輝 《書林清話·明人私刻坊刻書》:“書林 余氏 , 正統 辛酉刻《十八史略》二卷。”
成語(Idiom):書林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lí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眾多的書籍,形容知識豐富或書籍眾多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書林意為書籍如林,形容書籍眾多,知識豐富。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一個地方有很多書籍,或者形容一個人博學多才,知識淵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圖書館、書店、學術機構等地方,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學識淵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后漢書·楊震傳》。楊震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學者,他非常喜歡讀書,家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有一次,有人問他家里有多少書,他回答說:“書林如此,不可勝數。”從此,書林就成為了形容書籍眾多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書”,修飾部分是“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圖書館真是個書林,里面的書籍種類繁多。
2. 他是個真正的書林,不僅讀過很多書,而且對各個領域都有所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書籍如林”,形象地表示書籍眾多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楊震的故事,以及其他形容書籍眾多的成語,如“書海”、“藏書千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圖書館里有很多書,真像一個書林。
2. 初中生:我喜歡讀書,我的房間里堆滿了書,簡直就是一個書林。
3. 高中生:這個學校的圖書館收藏了很多書籍,真是一個書林。
4. 大學生:我選擇了這個專業是因為對這個領域很感興趣,我想在這個領域成為一個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