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喙
基本解釋
(1).《莊子·徐無鬼》:“ 丘 也聞不言之言矣,未之嘗言,於此乎言之。 市南宜僚 弄丸而兩家之難解, 孫叔敖 甘寢秉羽而 郢 人投兵。 丘 愿有喙三尺。”后多用以比喻能言善辯。 宋 蘇軾 《謝除兩職守禮部尚書表》:“臣等雖三尺之喙,日誦五車之書,反不如醫卜執技之流,簿書奔走之吏。” 宋 楊萬里 《和王司法雨中惠詩》之一:“絶憐法曹三尺喙,不辨太倉五升米。”
(2).用以狀嘴之長而尖利。 宋 劉克莊 《吊錦雞一首呈葉任道》詩:“酷哉三尺喙,殘此一段錦。”
成語(Idiom):三尺喙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chǐ h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說話尖銳刻薄,嘴巴尖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尺喙是由“三尺”和“喙”兩個詞組成的。其中,“三尺”是指三尺長的長度單位,喻指人的嘴巴;“喙”是鳥類的嘴巴,比喻人說話尖銳刻薄,嘴巴尖利。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說話尖酸刻薄、言辭犀利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口才非常好,但是說話過于刻薄,傷人感情。可以用在描述某人的言辭尖銳刺人、不留情面的情況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李時中丞集》是明代李時中的一部詩集,其中有一首詩《酒泉子·登樓望蓬萊》中寫到:“一日見君子,三尺喙欲開。”由此形成了成語“三尺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尺喙是一個名詞性成語,由兩個詞組成,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口才很好,但常常用三尺喙傷害他人的感情。
2. 她的三尺喙讓人感受到了她的尖酸刻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尺喙”想象成一個人的嘴巴非常長,長到有三尺那么長,而且嘴巴非常尖銳,像鳥類的喙一樣。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三尺喙”相關的成語或詞語,如“咄咄逼人”、“言辭犀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三尺喙總是讓我們感到害怕,不敢和他說話。
2. 初中生:她的三尺喙讓人覺得她很刻薄,不善良。
3. 高中生:老師的三尺喙總是能夠讓我們深刻地體會到他的批評和教導。
4. 大學生:他的三尺喙讓他在辯論賽中獲得了勝利,他的辯才非常出色。
5. 成人:在職場上,有些人的三尺喙會讓人感到很受傷,所以我們要注意言辭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