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躡
成語(Idiom):蹴躡(cù niè)
發音(Pronunciation):cù n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小心翼翼地行走或踐踏,形容行走謹慎或小心翼翼。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蹴躡是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蹴意為踢,躡意為踩。合在一起表示小心翼翼地行走或踐踏。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一個人行走時小心翼翼地踩著地面,十分謹慎。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蹴躡常用于形容人行走或行動時小心翼翼、謹慎小心的樣子。可以用于描述人們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走、在冰面上小心翼翼地前進、或者在狹窄的通道中小心地踩著石頭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淮陰侯劉邦在與項羽爭奪天下的戰爭中,為了謹慎行軍,他命令士兵們在行軍時小心翼翼地踩著地面,避免觸發敵人的埋伏。這個故事成為了蹴躡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冰面上蹴躡前行,生怕滑倒。
2. 她小心翼翼地蹴躡著陡峭的山路,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小心翼翼”、“謹慎”等詞語進行聯想,將蹴躡與這些含義相聯系,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小心翼翼、謹慎相關的成語,如“小心翼翼”、“謹小慎微”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小心翼翼地蹴躡著冰面,生怕滑倒。
2. 初中生:為了避免觸發敵人的埋伏,士兵們在行軍時蹴躡前行。
3. 高中生:她在狹窄的通道中小心地踩著石頭,蹴躡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