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乏
成語(Idiom):承乏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g f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承受不足,供應不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承乏是指承受不足,供應不夠的意思。形容供應不足以滿足需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物資、資源、能力等不足以滿足某種需要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才能、能力不足以勝任某項任務或職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此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二年》:“又有承乏,聞之,不知所御。”意思是說,當時宣公國的車馬不足以供應所有人使用,因此有人聽到這個消息后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從此以后,人們開始使用“承乏”這個成語來形容供應不足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承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區的水資源承乏,居民用水非常困難。
2. 由于人手承乏,我們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個項目。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承乏”拆分成兩個部分記憶。承,可以聯想到承受,表示承受不足;乏,可以聯想到缺乏,表示供應不夠。通過聯想記憶,幫助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供應不足相關的成語,如“供不應求”、“缺衣少食”等,以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由于雨水不多,莊稼的水分承乏,無法生長得很好。
2. 初中生:由于醫院的床位承乏,有些病人只能在走廊上休息。
3. 高中生:由于學校的教師資源承乏,無法開設更多的選修課程。
4. 大學生:由于經濟承乏,我只能節省開支,減少購物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