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緒
基本解釋
謂前人遺留的功業。 晉 陸機 《贈弟士龍》詩:“昔予翼考,惟斯伊撫。今予小子,繆尋末緒。”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接皇 漢 之末緒,值王途之多違。”
成語(Idiom):末緒
發音(Pronunciation):mò x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情的開頭或結尾,引申為事情的頭緒或線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末緒是一個漢字詞語,由“末”和“緒”兩個字組成。末指事物的盡頭或結束,緒指事物的頭緒或線索。末緒合在一起表示事情的開頭或結尾,也可以指事情的頭緒或線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末緒常用于描述事情的開頭或結尾,或者指事情的頭緒或線索。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問題或計劃的起步和結束階段,也可以用來表示對某個事情的了解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末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盡心上》一篇中。故事中,孟子說:“末緒雖小,未可逾也。”意思是雖然末緒很小,但是不能忽視。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雖然事情的開頭或結尾可能很微小,但它們對事情的發展和結果都有重要影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末緒的結構為“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的末緒我們還沒有找到。
2. 在開始新的項目之前,我們需要先理清楚末緒。
3. 老師的講解讓我對這個課題的末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末緒”與“開頭和結尾”聯系起來,想象一條線索從事物的開頭一直延伸到結尾,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或文章來進一步理解和應用末緒這個成語。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末緒相關的成語,如“頭緒”、“起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在做拼圖時,從拼圖的末緒開始,一塊一塊地完成了整個拼圖。
2. 小學生:老師讓我們寫一篇作文,我先想好了開頭和結尾,然后再寫中間的內容。
3. 初中生:我們班要組織一次郊游,我負責安排行程和活動的末緒。
4. 高中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先要找到問題的末緒,然后再逐步分析和解決。
5. 大學生:在進行研究項目之前,我們需要先梳理問題的末緒,確定研究的方向和目標。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末緒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