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煞
基本解釋
◎ 兇煞 xiōngshà
[demon] 兇惡的神煞
英文翻譯
1.demon; fiend
詳細解釋
兇惡的神煞。 明 湯顯祖 《牡丹亭·秘議》:“ 陳教授 開張藥鋪,只説前日小姑姑,黨了兇煞,求藥安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狐嫁女》:“翁曰:‘貴人光臨,壓除兇煞,幸矣。即煩陪坐,倍益光寵。’”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后凡得鵝鴨之家,皆有死喪。乃知為兇煞偶現也。”
兇神。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亂歲》:“廿五日至除夕傳為亂歲日。因灶神已上天,除夕方旋駕,諸兇煞俱不用事,多於此五日內婚嫁,謂之百無禁忌。” 梁斌 《紅旗譜》五九:“崗兵見他兇煞似的,戰戰兢兢地說:‘連長叫我們給你站崗。’”
成語(Idiom):兇煞 (xiōng shà)
發音(Pronunciation):xiōng sh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兇惡的人或事物;形容兇險可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兇煞是指兇惡的人或事物,形容兇險可怖。該成語常用來形容邪惡、兇險的事物或人物,具有強烈的負面含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兇煞一詞常用于描述惡劣的環境、危險的人物或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惡劣的天氣、惡劣的環境、兇險的地方,也可以形容兇惡的人或兇險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兇煞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元年》中的記載。當時,楚國的公子光因為有預知能力,被人稱為“兇煞”,意思是能預測兇險的人。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成了形容兇險可怖的事物或人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兇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兇”表示兇惡、不祥,而“煞”表示惡魔、邪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地方兇煞異常,大家要小心。
2. 那個人長相兇煞,讓人不寒而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兇煞”與“兇險可怖”這個含義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想。也可以將“兇煞”與邪惡的形象相聯系,形成記憶印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兇煞相關的成語,如“兇相畢露”、“兇神惡煞”等,以擴大對兇煞相關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只黑貓看起來兇煞可怕。
2. 初中生:這個地方晚上很兇煞,大家最好不要去。
3. 高中生:他的眼神兇煞,讓人感到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