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數
基本解釋
猶總數。《墨子·雜守》:“先舉縣官室居,官府不急者,材之大小長短及凡數,即急先發。” 孫詒讓 間詁:“凡數,猶言大總計數也。” 清 方苞 《重修清涼寺記》:“其肇工落成之日月,用材之凡數,樂輸者之姓名,二僧自記之,以列碑陰可矣。”
成語(Idiom):凡數
發音(Pronunciation):fán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所有的數目,表示總括全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凡數是一個漢語成語,由“凡”和“數”兩個字組成。凡數的基本含義是指所有的數目,表示總括全部。這個成語常用于表示某個范圍內的所有事物或人,強調普遍性和全面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凡數通常用于正式場合,可以用來描述某個范圍內的全部事物或人。它可以用于學術、社會、經濟等領域,表示總結和概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凡數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數學概念。在古代,人們對于數學的研究非常重視,凡數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形成的成語。凡數表示所有的數目,強調了數學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凡數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本書收錄了凡數的知識,非常詳細。
2. 他是我們班的凡數之一,非常優秀。
3. 凡數的工作都由他負責,非常辛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凡數理解為“凡是數目”,表示所有的數目。可以通過反復閱讀和使用這個成語,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數學相關的成語,如“百發百中”、“三思而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會凡數的表演,大家都來看吧!
2. 初中生(13-15歲):凡數的問題我都能解答,數學成績一直很好。
3. 高中生(16-18歲):凡數的知識是數學學習的基礎,要認真學習。
4. 大學生(19-22歲):凡數的研究是數學專業的重要內容之一,需要深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