椶殿
成語(Idiom):椶殿(zōng diàn)
發音(Pronunciation):zōng d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居高位而不思進取,只滿足于現狀,不愿為國家和人民做出實際貢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椶殿原指椶子做的宮殿,形容官員只滿足于享受高位的待遇,而不思進取。成語“椶殿”引申為形容坐享其成,不思進取,不為國家和人民做出實際貢獻的官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那些只滿足于現狀,不思進取,不愿為國家和人民做出實際貢獻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椶殿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卷十九·平津侯主父列傳》中,原文是:“殿上之官,椶殿之人。”意思是指官員只滿足于享受高位的待遇,而不思進取。后來逐漸演變為成語“椶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已經達到了很高的職位,但他卻成了一個椶殿,沒有再為國家和人民做出實際貢獻。
2. 這些官員都是椶殿,只滿足于現狀,不思進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椶殿”想象成一個官員坐在椶子做的宮殿里,享受高位的待遇,卻不思進取,不為國家和人民做出實際貢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坐享其成”、“安于現狀”等,了解它們的意義和使用場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很懶,老師說他是個椶殿,不愿意努力學習。
2. 初中生:有些同學只關心自己的成績,不關心班級和學校的發展,真是一群椶殿。
3. 高中生:他已經考上了理想的大學,但他卻沉迷于游戲,成了一個椶殿,浪費了自己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