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畫水鏤冰
發音(Pronunciation):huà shuǐ lòu b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描繪事物的表面,缺乏深入理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畫水鏤冰是由“畫水”和“鏤冰”兩個成語組成的,意為描繪事物的表面,卻缺乏深入理解。畫水指的是畫水的景物,只是描繪水的表面,沒有描繪水的內在特點;鏤冰指的是雕刻冰的表面,只是雕刻冰的外觀,沒有雕刻冰的內部結構。因此,畫水鏤冰形容人只看表面,沒有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質和內在特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只關注事物的表面而不深入了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有一則故事,說項羽派遣人去追捕逃亡的劉邦。有人告訴項羽說劉邦在一個山洞中,洞里有一口井,井口上結冰,水面上漂浮著幾片葉子,劉邦正坐在冰上。項羽聽后大喜,認為劉邦就在洞中,于是派人圍住了山洞。結果洞中的劉邦早已逃走,項羽只是看到了表面的景象,沒有深入洞中察看。這個故事就是畫水鏤冰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這個問題只是畫水鏤冰,沒有深入研究。
2. 這個報告只是畫水鏤冰地描述了問題,缺乏深入分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畫水和鏤冰的形象聯系,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想象自己在畫水時只描繪水面,沒有描繪水的內在特點;想象自己在鏤冰時只雕刻冰的表面,沒有雕刻冰的內部結構。通過這種形象化的記憶方式,可以更容易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例如“見樹不見林”、“見微知著”等,以豐富詞匯和理解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10歲):他只是畫水鏤冰地了解這個故事,沒有真正理解其中的意義。
2. 初中生(14歲):老師講解的知識,我們不能只是畫水鏤冰,應該要深入學習。
3. 高中生(17歲):在寫作文時,要避免畫水鏤冰地描述問題,要做到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