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傅
基本解釋
古代貴族子弟至一定年齡,出外就學,所從之師稱外傅。與內傅相對。《禮記·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記。” 鄭玄 注:“外傅,教學之師也。”《魏書·禮志三》:“將謂童子時甫稚齡,未就外傅。” 清 袁枚 《新齊諧·長樂奇冤》:“里黨咸欽之,子年十五,就學外傅。”參見“ 內傅 ”。
成語(Idiom):外傅
發音(Pronunciation):wài f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外面有人來助力或為自己做事,幫助解決困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外傅”由兩個字組成,外和傅。外意為外面,傅意為幫助。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外面有人來助力或為自己做事,幫助解決困難。它形象地比喻外援的力量對于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外界的力量或幫助對于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可以用于討論團隊合作、伙伴關系、社會互助等方面的話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外傅”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春秋時期魯國的大夫子貢曾經在齊國任官。一次,他在齊國遇到了困難,無法解決。這時,他的學生孔子聽說了師父的困境后,主動前往齊國幫助他。孔子的到來為子貢解決了問題,使他得以擺脫困境。于是,人們就用“外傅”來形容外界的力量或幫助對于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外傅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外為動詞,傅為賓語。外傅的意思是外面有人來助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困境中,我們需要外傅才能解決問題。
2. 當你遇到困難時,不要忘記外傅的力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外傅與“外援”聯系起來記憶。外援是指外界提供的幫助和支持,而外傅也是指外面有人來助力。通過將外傅與外援相聯系,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成語“外傅”相關的成語,例如“外援”、“外來者”等。了解這些成語的意義和用法,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外傅”。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學習中遇到了困難,老師外傅我解決了問題。
2. 初中生:我在參加比賽時,隊友的外傅幫助我取得了好成績。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家人的外傅讓我更有信心。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導師的外傅使我更好地適應了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