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粒
基本解釋
◎ 子粒 zǐlì
(1) [grain;seed;kernel;bean]∶各種糧食作物(如小麥、燕麥、稻子、小米)穗上的種子或豆類作物豆莢內的豆粒
子粒飽滿
(2) [grain]∶泛指糧食
子粒不收
英文翻譯
1.{農} seed; grain; kernel; bean
詳細解釋
糧食作物穗上的種子或豆類作物豆莢內的豆粒。亦泛指糧食。 唐 杜甫 《暫住白帝復還東屯》詩:“落杵光輝白,除芒子粒紅。” 明 唐順之 《鳳陽等處災傷疏》:“且 江 北人家,素無積蓄,今歲原是子粒不收,起運京糧,多從遠處糴買,致之甚艱。” 明 歸有光 《馬政議》:“牧地本與民養(yǎng)馬也,而徵其子粒,又有加增子粒,如此則遂併之田稅而已,而又何以責之馬戶。”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四:“你要趕這晴天鏟了草,再趕上一場雨,就真是拍拉拍拉地長,一夜一個樣。到老秋,﹝苞米﹞子粒實實在在,一顆頂一顆。”
成語(Idiom):子粒
發(fā)音(Pronunciation):zǐ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微小的東西或數量極少的東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子粒,子:種子,粒:顆粒。原指種子的微小和數量少,后來泛指任何微小或數量極少的東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些微小或數量極少的事物,用以夸張或夸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這個成語的起源與古代的一個故事有關。相傳,戰(zhàn)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公子粒的人,他非常貧窮,只有一粒種子。有一天,他把這粒種子種在地里,并精心照料,最終這粒種子長成了一棵參天大樹,公子粒也因此發(fā)了財。由于公子粒只有一粒種子,因此人們就用“子粒”來形容微小的東西或數量極少的東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子粒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項目的利潤微薄,就像子粒一樣。
2. 他的貢獻雖然微小,但也是子粒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子粒”聯想為一個小小的種子,想象種子的微小和數量少,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微小或少量相關的成語,如“滄海一粟”、“九牛一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手里只有一粒子粒般的糖果。
2. 初中生:這個班級的人數雖然不多,但每個人都是子粒中的一顆明珠。
3. 高中生:這次考試的難度真的很大,得分高的人幾乎只有子粒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