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旄
基本解釋
染有文采的旄牛尾。多用以裝飾旗幟?!?a href="/r_ci_d2585b620ce6a400601192e1b05b0608/" target="_blank">荀子·王制》:“西海則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國得而用之。” 楊倞 注:“旄,旄牛尾。文旄,謂染之為文綵也。”
成語(Idiom):文旄
發音(Pronunciation):wén w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文采華麗,才華出眾。形容人的文學才華出眾,有杰出的才能和品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文旄是由“文”和“旄”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文”指的是文采,才華,指一個人的文學才能;而“旄”是古代帝王在車前所舉的一種儀仗旗幟,象征著權力和榮譽。因此,“文旄”這個成語形容的是一個人的文學才華出眾,有杰出的才能和品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文學才華出眾的人,特別是在文學領域有卓越成就的人??梢杂脕砜洫勛骷?、詩人、學者等具有杰出才能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文旄”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可以推測它可能起源于古代文化中對文學才華的崇尚和贊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文旄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文學才華出眾,有杰出的才能和品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作品充滿了文旄,每一篇都讓人贊嘆不已。
2. 她是我們學校的文旄之才,不僅成績優秀,還在文學社團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文旄”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手持文學旗幟(旄),高舉在頭頂,象征著他的文學才華出眾,具有杰出的才能和品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文學才華相關的成語,如“文采飛揚”、“文質彬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我們班的文旄之星,每次課文朗讀都特別好聽。
2. 初中生:她的作文寫得非常出色,真是一位文旄之才。
3. 高中生:他在文學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真是一位文旄之士。
4. 大學生:他的論文被評為優秀,展示了他的文旄才華。
5. 成年人:她的文學作品在文壇上贏得了廣泛的贊譽,確實是一位文旄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