剉辱
成語(Idiom):剉辱 (cuō rǔ)
發音(Pronunciation):cuō r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侮辱、凌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剉辱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被人侮辱、凌辱的情況。這個詞語強調了被侮辱者的尊嚴和自尊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剉辱一詞通常用于描述在言語或行為上對他人進行的嚴重侮辱。它可以用來形容個人、群體或國家受到的侮辱和凌辱。這個詞語常常用于表達被侮辱者的憤怒和不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剉辱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相傳,公元前6世紀,晉國的齊國使者公孫朝來到晉國,但魯國的使者卻對他進行了嚴重的侮辱。公孫朝感到非常憤怒和羞辱,于是他向晉國的君主報告了這一事件。君主聽后非常憤怒,決定對魯國進行報復。從此以后,剉辱一詞就被用來形容嚴重的侮辱和凌辱。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剉辱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是“剉”(cuō),第二個字是“辱”(r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辭剉辱了我,讓我感到非常受傷。
2. 這個國家遭受了外國的剉辱,人民感到憤怒和屈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剉辱”與“侮辱”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剉辱和侮辱的發音相似,而且它們的意思也非常接近,都表示對他人的嚴重侮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屈辱”、“羞辱”等,以擴展你的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那個男孩被同學們剉辱了,他非常難過。
2. 初中生(14歲):我無法忍受被人剉辱的感覺,所以我會保護自己的尊嚴。
3. 高中生(17歲):歷史上,中國人民遭受了許多剉辱,但我們從中汲取了教訓,努力實現國家的獨立和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