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照
基本解釋
切實查照。舊時公文用語。 明 于謙 《安民疏》:“太子太保兼戶部尚書 金濂 題:切照京畿天下之本,稼穡衣食之原。” 明 劉若愚 《酌中志·遼左棄地》:“為遵祖制舊疆,以保生民,以固危邊事:切照 太祖高皇帝 ,掃逐胡 元 ,開基未廣……現有軍人屯種居住,成家樂業,原係開墾內地,并非竄入夷巢。”
成語(Idiom):切照(qiē zhào)
發音(Pronunciation):qiē zhà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言行嚴肅莊重,如同切割的照片一樣清晰明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切照是由“切”和“照”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切指的是切割,照指的是照片。切割的照片非常清晰,沒有絲毫模糊,因此切照這個成語形容人的言行嚴肅莊重,如同切割的照片一樣清晰明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切照一般用來形容人的言行態度嚴肅莊重,不敢有絲毫馬虎和模糊。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工作、學習或其他方面的態度非常認真,做事一絲不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切照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官員。據說這位官員非常嚴肅認真,對待公務從不馬虎。有一次,他在處理公事時,發現一張照片上有一點模糊,他立刻拿起刀子把模糊的部分切掉,使照片變得清晰明了。后來,人們就用“切照”來形容這位官員的嚴肅認真的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上切照,從不馬虎。
2. 這個學生對待學習也是切照的,每天都認真復習課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切割照片的過程,想象一個人在處理事情時非常認真,像切割照片一樣清晰明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嚴肅莊重相關的成語,如“一絲不茍”、“一板一眼”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上課時總是切照,從不講錯。
2. 初中生:同學們在班級活動中切照,按時到達,不遲到。
3. 高中生:學長學姐對待學習非常切照,每天都認真復習。
4. 大學生:在實習工作中,我們要切照對待,不能有絲毫馬虎。
5. 成年人:在職場中,我們要切照對待工作,做事一絲不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