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信
基本解釋
◎ 印信 yìnxìn
[seal of power;official seal] 政府機關的各種印章、公私印章的總稱
英文翻譯
1.official seal
詳細解釋
(1).公私印章的總稱。 唐 元稹 《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斂緡偷印信,傳箭作符繻?!薄对湔隆ば滩渴摹ぴp》:“中書省捉獲得 王容 詐雕行省并中書省印信。” 清 黃景仁 《題可堂印譜》詩:“伊惟印信作,旨哉得書意?!?吳運鐸 《把一切獻給黨·覺悟》:“經理們正在清理公文印信?!?br>(2).借指權力或官職。 明 湯顯祖 《紫釵記·延媒勸贅》:“三臺印信都權掌,誰敢居吾上!”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稗事數則》:“ 乾隆 末, 定王 屢攝金吾印信。”
成語(Idiom):印信(yìn xìn)
發音(Pronunciation):yìn xì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用印章蓋印的信件,比喻有權威的文書或有力的證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印信一詞由“印”和“信”兩個字組成。印指印章,信指信件。印信原指用印章蓋印的信件,是一種具有權威性和正式性的文書。在現代漢語中,印信的含義擴展為具有權威的文書或有力的證據。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印信常用于形容具有權威性、有力證明力的文件、證據或信息。可以用來評價一份文件的正式性和可信度,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或團體的權威和信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印信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中。故事中,主父列為了能夠識別真假文書,派人到各地收集名貴的印章,用以蓋印公文,使公文具有權威性和正式性。這個故事中的印信,既具有實際意義又具有象征意義,成為了后來引申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動詞“印”和名詞“信”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份文件是由政府的印信蓋章的,非常正式。
2. 這份報告是由權威機構出具的,具有印信的效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印信”看作是“印章”和“信件”的組合,印章代表權威和正式性,信件代表證據和信息。通過聯想這兩個詞的含義,可以幫助記憶印信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書制度和印章的歷史,以及其他與權威、證據相關的成語,如“鐵證如山”、“一紙空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給我蓋了個印信,證明我寫的作業很好。
2. 初中生:這本書是名人的印信,非常有價值。
3. 高中生:法院出具的印信證明了他的無罪。
4. 大學生:這份合同是由律師事務所的印信蓋章的,非常正式。
5. 成年人:他的證書上有政府部門的印信,很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