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pū tiān gài dì ㄆㄨ ㄊㄧㄢ ㄍㄞˋ ㄉㄧˋ撲天蓋地(撲天蓋地)
鋪天蓋地。形容聲勢大,來勢猛。 西戎 《宋老大進城》:“撲天蓋地的煙,把麥地罩得什么也看不見了。”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撲天蓋地
成語(Idiom):撲天蓋地
發音(Pronunciation):pū tiān gài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勢浩大,氣勢磅礴,無法阻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撲:沖擊,向前沖;天:天空;蓋:覆蓋;地:地面。形容聲勢浩大,宛如天空被掀翻,地面被覆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來形容某種力量、聲勢非常強大,無法抵擋或阻擋的情況。常用于描述軍隊的氣勢、人群的浩大規模、聲音的嘈雜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中有記載:“穆公將伐鄭,曰:‘吾將撲天蓋地,不使雞犬之聲聞于國中。’”穆公是齊國的國君,意思是要讓自己的軍隊的聲勢之大,連雞犬的聲音都無法在國內聽到。后來,這個成語就用來形容聲勢浩大,無法阻擋的場面。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聲勢浩大,撲天蓋地,讓全場觀眾都為之傾倒。
2. 這支隊伍的軍容嚴整,氣勢撲天蓋地,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敬畏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撲天蓋地”聯想成一幅畫面,想象天空被一只巨大的手撲翻,地面被一塊巨大的蓋子覆蓋住,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氣勢磅礴”、“聲勢浩大”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今天的大風聲勢撲天蓋地,把樹葉都吹得到處飛。
2. 初中生:這個演唱會的人氣撲天蓋地,門票早就賣光了。
3. 高中生:這部電影的特效場面撲天蓋地,讓觀眾仿佛置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