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兔盡則良犬烹
成語(Idiom):狡兔盡則良犬烹 (jiǎo tù jìn zé liáng quǎn pēng)
發音(Pronunciation):jiǎo tù jìn zé liáng quǎn p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狡猾的兔子被追逐到盡頭,最終被善良的狗所烹食。比喻壞人被正義的力量所消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比喻壞人最終會受到應有的懲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警示人們,要正直善良,不做壞事,否則最終會受到懲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晏子春秋》一書。故事中,有一只狡猾的兔子,它常常欺負其他動物,不給它們留下食物。有一天,一個善良的狗發現了兔子的惡行,并決定為其他動物討回公道。狗追逐兔子,最終兔子被逼到了絕路,被狗所烹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狡兔(狡猾的兔子)盡則(到了盡頭)良犬(善良的狗)烹(烹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個作惡多端的人最終會遭到狡兔盡則良犬烹。
2. 不要心存不軌,否則你會像狡兔一樣盡遭良犬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形象化的方式記憶,想象一個狡猾的兔子被一只善良的狗追逐,最終被烹食的場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正義戰勝邪惡相關的成語,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惡人先告狀”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壞人最終會被狡兔盡則良犬烹。
2. 初中生:我們要堅信正義,相信壞人最終會受到狡兔盡則良犬烹的命運。
3. 高中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論多么狡猾的人,最終都會被正義的力量所消滅,就像狡兔盡則良犬烹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