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彌足珍貴
發音(Pronunciation):mí zú zhēn gu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非常珍貴或寶貴至極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物品、事物或人非常寶貴,價值極高,難以替代或取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珍貴的文物、寶貴的友誼、難得的機會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趙充國傳》中。當時,趙充國是西漢時期的一位重要官員,他非常珍視自己的一雙腳。有一次,他在行軍中,饑渴難耐,一位士兵主動給他送來了一碗水。趙充國十分感激,連忙接過水碗,但由于行軍過程中疲勞過度,他的手一抖,碗掉落在地,水灑了一地。趙充國非常后悔,覺得自己非常愚蠢,因為他的手是可以再生的,而水是可以再找到的,但他的腳卻是無法再生的,因此他非常珍惜自己的腳。從此以后,人們用“彌足珍貴”來形容非常寶貴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彌足”和“珍貴”兩個詞組成。“彌足”表示非常、極其的意思,“珍貴”表示寶貴、難得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畫是名家的作品,非常彌足珍貴。
2. 這本書是我爺爺留下來的,對我來說非常彌足珍貴。
3. 這個機會難得,我們應該珍惜,因為它是彌足珍貴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彌足珍貴”與“米足珍貴”進行聯想,想象一下米飯變成了金子,表示非常珍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價值連城”、“無價之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收到了一份彌足珍貴的生日禮物。
2. 初中生:這次考試的機會非常彌足珍貴,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
3. 高中生:這本書是我一位老師送給我的,對我來說非常彌足珍貴,我會好好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