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箋
基本解釋
專供寫信用的小木板。 宋 陶穀 《清異錄·器具》:“ 王丞相 溥 還政閒居,四方書牘答報,皆手筆,然不過百字,勌於紙札封疊,造赤漆小版書其上,僕吏以帊蒙傳去,雖一時間可發數十。公自為木牋,后加頰拒安抽面以啟閉,字濕則能護之?!?/p>
成語(Idiom):木箋(mù jiān)
發音(Pronunciation):mù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寫字用的木片或竹片,比喻書信或文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木箋是古代寫字用的一種材料,用木片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刻寫文字。這個成語比喻書信或文章,強調其重要性和珍貴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木箋一詞多用于形容書信、文章等重要的文字材料。可以用于描述一封重要的信件、一篇重要的文章或者具有深遠影響的作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淮陰侯劉邦與項羽在戰國時期爭霸天下。劉邦封淮陰侯后,他的母親韓姬寫了一封信給他,信中勸他要謙虛謹慎。劉邦看完信后,將信豎立在房間中央,每天都會看一遍。他的心情和態度也因此變得謙虛謹慎。后來,這封信成為了淮陰侯劉邦的重要信箋,被人們稱為“木箋”。這個故事使得“木箋”一詞成為了形容重要的書信或文章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這篇文章簡直就是一封木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2. 這封信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木箋,我會一直保留下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木箋”想象成一張重要的信件或文章,記住其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的紙張制作方法和古代書信的文化背景,以加深對“木箋”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寫了一封木箋給我的好朋友,告訴她我很想念她。
2. 初中生:老師布置的作文題目很有意思,我花了很多時間寫了一篇木箋給她。
3. 高中生:這篇演講稿是我在學校比賽中獲獎的作品,可以說是我人生中的一封木箋。
4. 大學生:我寫了一篇研究論文,希望能成為學術界的一封木箋,對我的學術發展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