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帶
成語(Idiom):束帶
發音(Pronunciation):shù d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束帶是指古代婦女用來束腰的帶子,比喻約束或限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束帶成語的含義是指約束、限制或約束力。在古代,婦女常常用束帶來束腰,讓身體更加挺拔。這個成語借用了束帶的形象,比喻對人的行為或言語進行限制或約束,讓其更加規范或受到約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束帶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對人的行為進行約束或限制。可以用于描述某種制度、規則或條約對人們的行為產生的約束作用。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人的要求或規定,使其行為更加規范或受到限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宣公二年》中有一則記載,當時晉國的宣公在位時,大臣們擔心他的驕橫跋扈,便聯名上書請求國君束縛自己的權力。宣公接受了大臣們的請求,將自己的權力進行了限制,以示寬容和謙遜。后來人們就用“束帶”來比喻對人的行為進行約束或限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用束帶 + 謂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保證公平競爭,我們需要用法律束帶來約束市場行為。
2. 這個公司的管理嚴格,用各種制度來束帶員工的行為。
3. 這個學校實行嚴格的紀律,用束帶來規范學生的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束帶”這個成語與婦女束腰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婦女用束帶將自己的腰束緊,以顯示她的優雅和規范。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約束、限制相關的成語,例如“束手無策”、“束縛”、“束手待斃”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用束帶來約束我們的行為,讓我們更加規矩。
2. 初中生:學校制定了許多規章制度,用束帶來限制我們的自由。
3. 高中生:父母希望用束帶來約束我的行為,讓我更加懂得自律。
4. 大學生:大學教育不僅是學習知識,也是對我們行為的束帶。
5. 成年人:在現代社會,法律是對人們行為的最重要的束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