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賚
成語(Idiom):恤賚(xù lài)
發(fā)音(Pronunciation):xù l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同情、憐憫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恤賚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恤指同情、憐憫,賚指幫助、賞賜。恤賚的意思是指同情憐憫別人的困境并給予幫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恤賚常用于形容對他人遭遇不幸時的同情和幫助??梢杂糜诒磉_對他人的關心和體貼,以及對他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恤賚這個成語源于《左傳·莊公十一年》的記載。相傳,春秋時期,魯國有一位名叫季孫的賢人,他曾經(jīng)因為一次意外事故而受傷,導致一條腿殘疾。盡管如此,季孫依然積極向上,為人民做出了很多貢獻。莊公得知季孫的遭遇后,深感同情和敬佩,因此特地派人送給季孫一匹馬來表達對他的關心和賞賜。從此,人們就用“恤賚”來形容同情和幫助他人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恤賚是一個由兩個意義相近的漢字組成的成語,恤賚的結構簡單明了,易于理解和記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困境中的人們總是心懷恤賚。
2. 在他遇到困難時,得到了許多人的恤賚和幫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恤賚”與“同情憐憫”、“關心幫助”等詞語聯(lián)系起來記憶。也可以通過編寫例句或故事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恤賚相關的成語,如“憐憫之心”、“同情關懷”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同學摔倒了,我立刻上前恤賚他。
2. 初中生:老師對學生的困境總是心懷恤賚,給予他們幫助和鼓勵。
3. 高中生:在社會實踐中,我們應該學會恤賚他人,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