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止
基本解釋
控制;協調。《易·節》“苦節,不可貞” 唐 孔穎達 疏:“節者,制度之名,節止之義。制事有節,其道乃亨?!薄?a href="/r_ci_4c0d31f14b8a027d80ecd66e21646064/" target="_blank">禮記·樂記》“節奏合以成文” 唐 孔穎達 疏:“節止其樂,使聲音和合,成其五聲之文也?!?/p>
成語(Idiom):節止(jié zhǐ)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z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節制、戒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止指的是克制自己的欲望,戒除不好的習慣或行為。它強調了人們在面對誘惑時應該保持自律,控制自己的欲望,不做有害的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節止多用于教育場合,教導人們要遠離不良行為,保持自律,提升個人品質。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來提醒自己或他人要慎重行事,避免做出錯誤的決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節止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記載了一個叫季文子的人,他在受到各種誘惑和挑戰時,能夠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被外界環境所影響,保持清醒和冷靜。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要戒除不好的習慣和欲望,保持節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止是一個動詞短語,由“節”和“止”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要時刻警惕自己的欲望,保持節止,不做對自己和他人有害的事情。
2. 在面對困難時,要保持節止,不輕易放棄,努力克服困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節止與“戒止”相聯想,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其含義。同時,也可以通過多使用這個成語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節止相關的成語,如“克己奉公”、“自律”等,可以進一步拓展對節制和自律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節止吃零食,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2. 初中生:我們應該節止使用手機,專心學習。
3. 高中生:要在考試期間節止玩游戲,集中精力備考。
4. 大學生:我要節止浪費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注:以上例句僅供參考,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進行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