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形
成語(Idiom):攢形
發音(Pronunciation):zǎn x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狀像攢(累積)起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攢形是指事物的形狀像攢(累積)起來一樣,形容數量眾多、密集堆積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多、物多、事多、繁忙等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的堆積、積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攢形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書·匈奴傳》中的一段故事。據說,漢朝時期,匈奴人經常襲擊邊境,給漢朝帶來了很大的威脅。漢朝派出了一支軍隊,打算迎擊匈奴人。當時,匈奴人的騎兵數量眾多,形成了攢形的局面。最終,漢朝軍隊以少勝多,擊敗了匈奴人,使得攢形這個成語開始被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會議室里人攢形,大家都在討論這個項目的細節。
2. 早上的市場上,人們攢形,爭相購買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攢形與人多、物多、事多相聯系,形象地想象成人們或物品堆積在一起的情景。可以通過繪制圖畫或構建場景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數量眾多、密集堆積的成語,如“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教室里的書攢形,我找不到自己的課本。
2. 初中生(13-15歲):圖書館里的人攢形,大家都在為考試借書。
3. 高中生(16-18歲):商場里人攢形,大家都在搶購打折商品。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地鐵里人攢形,早上上班的人很多,車廂里擠滿了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