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絃
成語(Idiom):伯牙絃
發音(Pronunciation):bó yá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音樂家伯牙彈琴,鐘子期聽后放棄琴藝。比喻才華橫溢的人因感嘆別人的高才而自愧不如,主動放棄自己的才華。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伯牙是古代著名的琴師,鐘子期是他的好友。他們常常相聚一起,互相交流琴藝。一次,伯牙彈奏了一曲《高山流水》,鐘子期聽后深受觸動,感嘆伯牙的琴藝超過自己,于是他決定放棄自己的琴藝,成為伯牙的徒弟。伯牙絃這個成語就是源自這個故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因為感嘆別人的高才而自愧不如,主動放棄自己的才華。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某個領域中的才華被其他人超越后,自愧不如而放棄競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伯牙絃的故事源自中國古代的歷史傳說。這個故事在中國流傳已久,被廣泛應用于文學、音樂等領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伯牙絃是一個四字成語,由“伯牙”和“絃”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自己的才華十分自信,從不會因為別人的成功而伯牙絃。
2. 面對比自己更出色的對手,他選擇了伯牙絃,放棄了參加比賽的機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伯牙和絃這兩個詞與故事情節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伯牙彈琴時的情景,以及鐘子期聽后的感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伯牙和鐘子期的故事,以及他們在中國音樂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畫畫比賽中看到了一個比我畫得更好的同學,我心里伯牙絃,覺得自己的畫不夠好。
2. 初中生:在班級演講比賽中,有一個同學演講得非常出色,我心里伯牙絃,覺得自己的演講水平不夠。
3. 高中生:看到同學們都考了滿分,我心里伯牙絃,覺得自己的成績差距很大。
4. 大學生:面對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我心里伯牙絃,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