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節
基本解釋
◎ 末節 mòjié
[minor details] 小節,細節
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禮記·樂記》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minor details; nonessentials
詳細解釋
(1).細節,小節。《禮記·樂記》:“鋪筵席,陳尊俎,列籩豆,以升降為禮者,禮之末節也,故有司掌之。” 孔穎達 疏:“此等物所以飾禮,故云禮之末節也……以末節非貴,故有司掌之。”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公跡并 伊 皋 ,但有末節尚損盛德。”《元史·隱逸傳·杜瑛》:“若夫簿書期會,文法末節, 漢 唐 猶不屑也。” 清 曾國藩 《江寧府學記》:“圣人非不知浮文末節,無當於精義,特以禮之本於太一、起於微眇者,不能盡人而語之,則莫若就民生日用之常事為之制。”
(2).卑下的品行。《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且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兇器也,爭者末節也。”
(3).晚節。《南史·袁湛傳》:“雖末節不終,而始誠可録。”
末節(mò jié)
發音:mò jié
基本含義:指事物的最后一截、末尾。
詳細解釋:末節是由“末”和“節”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表示事物的末尾或最后一截。它常用來形容事物的最后一個階段或最后一部分。末節也可以用來比喻人生的最后階段或最后的時刻。
使用場景:末節常常用于描述某個過程或階段的最后部分。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場比賽的最后幾分鐘,或者描述一個項目的最后一步。此外,末節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生的晚年或臨終的時刻。
故事起源:關于末節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可以通過理解“末”和“節”兩個字的意義來推測成語的起源。末意味著最后,節意味著一段時間或一段事物,所以末節就是指事物的最后一截。
成語結構:末節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字組成,沒有特別的語法結構。
例句:
1. 這個比賽的末節非常激烈,雙方都拼盡全力。
2. 在人生的末節,我們應該珍惜時間,享受生活。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將“末節”與事物的最后一截聯系起來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下一個蘋果,你把它切成幾塊,末節就是最后一塊。
延伸學習:如果你想進一步學習成語,可以查閱其他關于成語的學習資料,例如《成語詞典》或者在互聯網上搜索成語故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中的末節發揮得很好,取得了好成績。
2. 初中生:這個項目的末節需要我們集中精力完成,不能掉以輕心。
3. 高中生:在人生的末節,我們應該回顧過去,總結經驗,為未來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