輟硋
成語(Idiom):輟硋
發音(Pronunciation):chuò h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們在學習或工作中因為懶散而停止不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輟硋是一個形容詞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輟意為停止,硋意為懶散。輟硋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在學習或工作中因為懶散而停止不前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輟硋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不努力學習或工作,懶散怠慢,沒有進取心。可以用于描述學生在學習上的態度不端正,或者員工在工作中缺乏積極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輟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四書章句集注》中,是程頤對《論語》中的一句話進行注解時使用的。在《論語·公冶長》中,孔子說:“輟硋之士,不可教也。”程頤在注解中解釋了輟硋的含義,用以形容那些懶散不學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輟硋是一個形容詞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學生輟硋,從來不認真聽講,成績自然不好。
2. 那個員工輟硋,總是拖延工作,影響了整個團隊的效率。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輟硋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學習或工作中懶散地停下來,無所作為,從而形成了輟硋這個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來擴展對漢語成語的了解,例如“懶散”、“怠慢”等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輟硋不學習,老師常常批評他。
2. 初中生:我不想成為一個輟硋的人,所以我每天都努力學習。
3. 高中生:他因為輟硋而錯過了很多好機會。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有積極向上的精神,不能輟硋。
5. 成年人:工作中不能輟硋,要不斷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