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延
成語(Idiom):遲延(chí yán)
發音(Pronunciation):chí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行動慢、拖延,不按時完成任務或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遲延是由“遲”和“延”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它的基本意思是指行動慢、拖延,不按時完成任務或事情。遲延往往帶有貶義,表示對時間的浪費或不負責任的態度。遲延也可以指拖延時間,故意推遲做某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遲延常用于形容某人的行為或態度,表示他們處理事情的速度緩慢,不能及時完成任務或不能按時趕到約定地點。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經常被使用,可以用來批評某人的行為,或者警示自己不要遲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遲延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禮記·表記》中。它原本是用來形容人們在喪禮上的行為,表示對逝者的尊重和哀悼。后來逐漸演變成形容一切行動慢、拖延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遲延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遲延不決,不能按時完成工作。
2. 你不能再遲延下去了,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
3. 不要遲延行動,機會稍縱即逝。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路上走得很慢,一步一頓,完全沒有緊迫感,這就是遲延的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時間管理和高效工作的技巧,可以幫助你避免遲延的情況發生。同時,培養自律和責任心也是避免遲延的關鍵。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遲延了做作業的時間,現在要趕快完成了。
2. 初中生:他因為遲延了交作業,被老師批評了。
3. 高中生:我不能再遲延復習了,考試就要到了。
4. 大學生:他遲延了申請獎學金的時間,錯過了申請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