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仰
基本解釋
書信表敬語。表示對對方的向往仰慕。 宋 蘇軾 《與佛印》之四:“少聞謦欵,但深馳仰。” 宋 秦觀 《與李德叟簡》:“昨得 遞中 所寄書,甚慰馳仰。” 明 方孝孺 《與采苓先生》之二:“ 太常 、 經歷 、 仲瞻 三尊丈馳仰之意不異此,故不別幅。”
馳仰(chí yǎng)
發音:chí yǎng
基本含義:對人或事物抱有極高的敬仰和仰慕之情。
詳細解釋:馳仰是指對某個人或事物抱有極高的敬仰和仰慕之情。這種敬仰和仰慕可以是出于對其品德、才華、成就等方面的認可和崇拜,也可以是出于對其地位、權力等方面的崇敬和向往。
使用場景:馳仰這個詞語常用于表達對名人、偉人、英雄、前輩等具有杰出成就或崇高品德的人的敬仰之情。同時,也可以用來形容對某個事物或理念的崇拜和向往。
故事起源:馳仰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其中記載了魯國國君魯襄公對周朝的尊崇和敬仰。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表示對人或事物的崇敬和仰慕之情的成語。
成語結構:馳仰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馳”是動詞,表示快速行走,引申為急速向前;“仰”是動詞,表示仰望,引申為敬仰、仰慕。
例句:
1. 我對老師的學識和品德深感馳仰。
2. 他對這位名將的戰功和指揮才能深感馳仰。
記憶技巧: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馳仰”。可以想象自己在快速行走的過程中仰望、仰慕著某個人或事物,以此來記憶這個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馳仰”相關的成語,如“仰人鼻息”、“敬仰不已”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我的爸爸媽媽深感馳仰,因為他們對我無私的愛和關懷。
2. 初中生:我對科學家愛因斯坦深感馳仰,因為他的理論對整個物理學領域有著重大影響。
3. 高中生:我對曾經的國家領導人毛澤東深感馳仰,因為他為國家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貢獻。
4. 大學生:我對音樂家貝多芬深感馳仰,因為他的音樂作品充滿激情和力量,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