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命
基本解釋
稱人手書的敬詞。《文選·吳質<答魏太子箋>》:“奉讀手命,追亡慮存,恩哀之隆,形於文墨。” 呂向 注:“手命,謂太子與 質 書也。”
成語(Idiom):手命
發音(Pronunciation):shǒu m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手命是指生命完全掌握在別人手中,形容處境危險,生死由人決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手命源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羽雖不能勝,然以其勇絕人,故天下莫敢謀害之。而項羽自以為不幸,故憂死。”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項羽在戰爭中失敗了,但他的勇氣非常出眾,所以天下沒有人敢謀害他。然而,項羽自己卻認為自己很不幸,所以非常憂慮死亡。后來,人們用“手命”來形容一個人的生死完全掌握在他人手中的危險局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手命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一個人處于生死關頭,命運完全取決于他人的情況下。可以用于形容戰爭、危險行為、生命危險等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手命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項羽。項羽是秦末農民起義軍的領導者,他的勇猛無比,但最終被劉邦打敗。盡管項羽的勇氣令人敬佩,但他最終的命運完全掌握在劉邦的手中,所以他感到非常不幸。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手命的結構是“手”和“命”兩個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爭中,士兵們的手命完全掌握在指揮官的手中。
2. 他因為參與了危險的行動,所以手命懸在一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手命這個成語:
1. 將“手”和“命”兩個字分別與手掌和生命聯系起來,形象化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2. 創造一個與手命相關的故事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手命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歷史中的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故事,以及其他與生死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游泳比賽中,我以我的手命為代價救了一只小狗。
2. 初中生:他在考試中作弊,完全是賭上了自己的手命。
3. 高中生:這個戲劇中的主人公在政治斗爭中,手命懸在刀尖上。
4. 大學生:他決定加入軍隊,為國家安全而賭上自己的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