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聲淚俱發
發音(Pronunciation):shēng lèi jù fā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聲音和眼淚同時涌出,表示悲傷、感動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當人們在極度悲傷或深受感動時,常常會發出哭泣的聲音,同時眼淚也會奪眶而出。這個成語形容人們的悲傷或感動到了極點,以至于聲音和眼淚都無法自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文藝作品或表演中的悲傷或感人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真實生活中的悲傷或感動時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一段描寫黛玉被貶至榮府的情節。黛玉在庭院中獨自思念故鄉,感到無比悲傷,她的聲音和眼淚同時涌出,形成了“聲淚俱發”的場景。后來,這個成語就被廣泛使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聲淚俱發的結構是“形容詞 + 動詞 + 動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看到那個孩子被救出來的時候,大家都感動得聲淚俱發。
2. 在電影的結尾,觀眾們紛紛被情節感動得聲淚俱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聲淚俱發”與悲傷或感動的場景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自己在那種情況下發出聲音和眼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其他描述悲傷或感動情感的成語,如“泣不成聲”、“痛不欲生”等。
2. 了解相關的文學作品、電影或音樂,深入體驗其中的情感表達。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看到小狗被車撞了,我聲淚俱發地哭了起來。
2. 初中生:聽到老師講述那位英雄的事跡,全班同學都被感動得聲淚俱發。
3. 高中生:看完這部電影,我被主人公的遭遇和堅強感動得聲淚俱發。
4. 大學生:在音樂會上,演奏家們的精彩表演讓我感動得聲淚俱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