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公
成語(Idiom):至公
發音(Pronunciation):zhì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公正、公平、公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至公是一個表示公正、公平、公道的成語。它源自于《論語·子路》中的一句話:“君子以至公為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君子應該以至公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即要做到公正無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至公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者一個行為公正無私,不偏袒任何一方。它常常用來表揚那些在公共事務中公正處理問題,不被私利所左右的人。同時,也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公正行為,不顧大局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至公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論語·子路》中的一段對話。孔子的弟子子路問他:“君子何以至此?”孔子回答說:“君子以至公為宗。”這段對話表達了孔子對于君子的要求,即要做到公正無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至公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至”表示到達、達到的意思,“公”表示公正、公平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正處理糾紛時總是至公無私,受到了大家的贊揚。
2. 這位法官在審理案件時一直秉持至公的原則,贏得了公眾的信任。
3. 這個組織的決策一向以至公為原則,不偏袒任何一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至公”這個成語與公正、公平的概念聯系起來,來記憶它的含義。同時,可以創造一些與至公相關的聯想圖像,或者編寫一些與至公相關的故事,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公正、公平相關的成語,如“公正無私”、“公平合理”等,來擴展自己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評比我們的作文,一定要至公無私,不偏袒任何人。
2. 初中生:在班級競選中,我們應該投票給那些對我們公平公正的同學,要做到至公。
3. 高中生:在學校的學生會選舉中,我們應該選擇那些能夠代表全體學生利益的候選人,要追求至公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