螽斯之德
成語(Idiom):螽斯之德(zhōng sī zhī dé)
發音(Pronunciation):zhōng sī zhī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有自尊自愛的品質,不愿屈居他人之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螽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昆蟲,被認為有德行高尚,不屈不撓。螽斯之德比喻人有堅定的自尊心和不屈服的精神,不愿意被人欺負或壓制。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自尊心和自立精神的人,也可以用來稱贊堅持原則、不屈不撓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螽斯是一種古代傳說中的昆蟲,相傳有著高尚的品德。在《莊子·天運篇》中,有一則關于螽斯的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螽斯被困在繭中,但它不屈不撓地努力掙扎,最終成功地破繭而出。這個故事象征著堅韌不拔的精神和不屈不撓的意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螽斯之德是一個四字成語,由“螽斯”和“之德”兩個部分組成。其中,“螽斯”指螽斯這種昆蟲,“之德”表示德行、品質。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有著螽斯之德,從不向困難低頭。
2. 她的螽斯之德讓人敬佩,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堅持下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螽斯這種昆蟲的形象,想象它在繭中努力掙扎的場景,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螽斯的寓言故事和傳說,深入理解螽斯之德的含義和價值。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向螽斯之德學習,不怕困難,勇敢面對挑戰。
2. 初中生:他展現出了螽斯之德,堅持不懈地學習,最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3. 高中生:她的螽斯之德讓她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獲得了一份理想的工作。